基于Vue+SpringBoot和小程序的 “史录”历史类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飞一样的编程
飞一样的编程
擅长邻域:Java,MySQL,Linux,nginx,springboot,mongodb,微信小程序,vue

分类: springboot uni-app vue 专栏: 新业务 标签: 历史类网站

2024-02-24 10:22:13 325浏览

基于Vue+SpringBoot和小程序的 “史录”历史类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开发周期:尽量是3月之前完成

题目:基于Vue+SpringBoot和小程序的 “史录”历史类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e7928b31fe4eb4853002aea37989caf.jpg

141448ece301d05d919d6e6baa5079f.jpg

有一个评论区,以及用户注册登录评论


文案如下:图片没有的话找这边要

首页背景:

点击进入

出现历史线

图形为连接一起的矩形,每个矩形内含一个图片,每个图片剪裁为一样比例,图片上方白底标题。鼠标放图片上时图片变大,点击进入页面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点击进入详情页面

 

 

 

 

 

 

 

 

 

 

 

 

 

 

 

 

夏(大字上方居中)

背景

 

 

 

(正文)

简介: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中原部族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的政治形态是由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联合组成,其主体部族称为夏人。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由天下为公转变为家天下,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王,国君为姒姓,延续470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封建者,分封建国,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少人质疑夏朝是否存在。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始终无法证实来自夏朝。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主要人物:

(预览排版也是白底名字加图片,图片为背景图片剪裁后小图形,互相连接,鼠标停留放大,点击跳转)

背景

 

人物简介:

《山海经》记载,鲧为黄帝之孙,其父为骆明。《左传》、《世本》、《史记》记载鲧为颛顼之子,《汉书》、《大戴礼记》称鲧为颛顼五世孙。

尧在位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尧便派他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结果反使洪水更加泛滥。后来尧把帝位传给舜后,鲧便被帝舜为流放,使其死于异乡,由禹继续治水的工作。 也有认为鲧为尧所杀。根据《韩非子》之《外储说右上·说三》,鲧反对尧将天下传给舜,因此被杀。

(下面评论区,用户可给出评论,且评分,评论与评分显示于评论区)

 

(以下括号和数删掉,比如[2]

 

 

以黄帝轩辕氏到禹,共八世:禹的父亲鲧,鲧的五世祖叫颛顼[2],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是嫘祖为黄帝所生的次子。禹的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3],母亲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4]。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以填埋洪水之法治水,却九年也未能平息水灾,结果被祝融所杀[5]。接着帝舜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职。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因此决定传给大业子伯益。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位给伯益[1]。结果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所以启即位[2]。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启。启晚年时,其子武观为争夺天子位挑起叛乱,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平定了这场叛乱[3]。启晚年生活奢侈腐化,终日沉迷于歌舞声色之中,加剧了阶级矛盾,为后来的太康失国埋下了伏笔。

武周女皇帝武则天建武周时,尊封启为齐圣皇帝

 

羿

 

据说是在他五岁时,在前去山中时与父母失散,被楚狐父所养并传授给他[1],而且他的左手臂比右手臂还要长些。[2]到了二十岁时便离开山中。在途中遇见射箭高手吴贺,并漫游到北方。有次吴贺要求后羿射麻雀的左眼,却射中了右眼,后羿为此念念不忘。[3]

后羿流放了太康,立了太康之弟仲康,又替代了夏王控制夏王朝的中枢[4],消灭了不服从他的伯封。并收留了伯明氏之子寒浞而重用他。最后寒浞收买并培植党羽和势力,在一次后羿打猎回国时,寒浞发动政变而后羿被杀。寒浞将后羿烹杀,并要后羿的儿子吃。后羿儿子不肯,便被绑到穷门杀害。[5]

先秦记载中大多并没有区分射日的羿和统治者后羿,但由于周朝出现此人为尧时人和夏朝人的两种说法,因此出现此为两人的说法:《荀子·儒教篇》中说: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而许慎更进一步认为:羿,尧时射官,非有穷后羿也。一说射日者名平羿,而夏时的后羿为有穷氏,因善于射箭,自比平羿,而名后羿(「后」是上古统治者的一种称号)。但至今民间神话传说中仍将两个人物作为一个对待,射日的传说通称后羿射日

 

 

jié,姒姓,夏后氏,名履癸,又称夏桀,中国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亦是最后一任君主。发之子。

桀身体强壮,能够赤手空拳搏虎豹。后世的文献将他描述成一个昏君:他宠信王后妺喜,对政事不闻不问之余,还大量残杀忠良,以炮烙杀大臣关龙逢[1]。《通鉴外纪》记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结果商汤起兵,〈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于是桀逃到鸣条(今山西安邑);在鸣条之战,桀战败,夏朝就此灭亡[2]。之后,他被流放至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3]。桀哀叹说:孤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不久病死,后世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

后来,桀与商纣王、周幽王视为昏君的代名词。

 

 

 

 

 

 

 

 

 

 

 

 

 

 

 

 

 

 

 

 

 

 

 

 

 

 

 

 

 

 

 

 

 

 

 

 

 

 

商(前16世纪以前-11世纪,其后续政权宋延续至前4世纪),又称大邑商、殷[3],是由商人[4]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当时文字记载遗留至今的最早朝代,标志着中国历史自商朝进入信史时期。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1]。关于商朝的传世文献主要包括成作年代有争议的《诗经·商颂》和《尚书·商书》,以及战国时期魏国的《竹书纪年》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商朝前期几经迁都,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人物:

 

汤(约前17世纪16世纪),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今人多称商汤、殷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商代金文和甲骨文称为唐[1][2][3]、成[4]、大乙,原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朝。

当夏桀之时,夏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夏后氏的共主地位严重动摇。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县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役,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无援,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战车七十乘,必死之士六千人伐夏[5],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君王永定的说法,因而史称贵族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6]

成汤在商代文字称为”[1][2][3]。在祭祀先祖时,殷商人也称呼成汤为”[4]大(太)乙

 

伊尹

 

出生于前1649年,有莘国空桑涧,因为其母亲为侁民,在伊水住居,以伊为氏[1],尹在甲骨文象征权力者为官名[2]。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到商汤那里当厨师。伊尹有远大抱负,不甘作奴隶,于是利用向商汤上奉食品的机会,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隶身份,并提拔为阿衡(亦称保衡,相当于宰相,后人习用阿衡一词代指伊尹)[3]。前1600年,辅助商汤灭夏朝,商朝建立。任职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

据《史记》记载,太甲即位时昏庸无能,伊尹软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地(今河北临漳),建宫居住,达三年之久。伊尹自行摄政,管治国家。直到太甲悔过自新了,才迎回太甲复辟执政,使太甲变成了一位圣君[4]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病逝,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5]

 

比干

 

比干(??),子姓,殷商沫邑(今河南卫辉)人,殷商王族宗室。商纣时宰相,商王文丁之子、纣王的王叔,为三大忠臣之一,《论语》中称王子微子、王子箕子、王子比干,为殷三仁、被视为是林姓的始祖、财神。

比干是殷商宗室,为帝喾高辛的后代,是商天子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纣王)的叔父,幼年聪慧、勤奋,官至少师(宰相)。

湖南卫视整理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深入研究发现,比干之死与《史记》上纪载有出入的证据逐渐增多,现存有些比子庙中的碑文,显示其比纣王还晚死十多年,不可能是纣王所杀,虽不能说是铁证,但已构成疑点,而所谓比干因谏言剖心而死是到春秋时期才有纪载,已经相隔甚远,且诸多文献表明随着历史推演,纣王的纪录越来越残暴,新增的情节也越多,不能排除后人丑化的可能。到了战国时期又有了类似于屈子的说法,是比干其实是投水而死。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也曾考证提出一说,认为比干是纣王叔父,同时又是周武王舅父,这种特殊身份让他在交战的商、周双方担任了调停人的角色,然而最后调停失败而双方开战且比干死于乱军之中,周武王只能草草先在战场掩埋尸体,等灭亡商朝战后才重新修大墓,这也符合和解释了战后周武王修比干墓的纪载

 

姬昌

 

周文王(前11521056年),又称西伯昌。姬姓,名昌,中国商朝末期诸侯国周国君主。后世视之为道统的传人之一。

周文王出生于公元前1152年。据《竹书纪年》,商朝末年,文王父亲季历被帝文丁囚禁而死[2]。文王继任,为西伯,故亦称伯昌。在文丁之子帝乙继位后二年,周人伐商[3]。据《易经》[4]及《诗经》[5],帝乙将其妹嫁给文王。

文王临死时嘱其次子发早图灭商。继位西伯,秉承父志。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西伯发于见时机己到,发兵行都朝歌,讨伐商天子帝辛。两军战于牧野,商军大败,帝辛自焚于鹿台,商朝亡。建立周朝,是为周武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为周文王。

 

帝辛

 

帝辛(?1046年?),子姓,殷氏之始,名受,一名受德[1],后史随从周人称他为纣王、商纣王、殷纣王,是大邑商最后一代的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075年至前1046年在位。

帝辛非常重视农业和生产力发展,实施社会变革,使其国力强盛。[来源请求]在位期间,他持续对东南方的人方(东夷)用兵,直至彻底击败,使商疆域扩至江淮一带。由于战争持久导致国内空虚,使一向俯伏、自称小邦周的西伯发乘机联合西方各方国一同伐商。在史称牧野之战中,商军夜遭偷袭而败,帝辛玉衣自焚以成天命大邑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周武王在帝辛生前称他为商王受,而在建国之后,给他一个恶谥之名纣(,绑马臀的皮带,引申为残义损善),因此帝辛以纣王一名为后世人所知。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前1082年),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他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来源请求],商朝国力逐渐强盛。在位期间继续对人方(周人称之为东夷)、林方、虎方等用兵,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然而,对人方的战争导致了国内空虚,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2]

 

武丁

 

小乙时期,殷商国运已经衰微。武丁即位后,他跟随老臣师般(甘盘)学习排布兵阵,他还亲自提拔了侯雀(可能是傅说)、望乘、沚瞂、藉臣、戉、禽匕(小臣毕)、西吏旨、仓侯虎、侯告等一大批臣子,又让妇妌帮助发展生产力,妇好、妇癸等女将统帅军队,使得商朝政治清明。

大彭国、豕韦国曾经是商汤时的方伯,它们逐渐发展壮大,便不向商王朝进贡,武丁于是起兵南征,一举攻灭了这两个国家[3]。荆楚地区挑起叛乱,武丁亲自率军深入其境,荡平了叛乱以后,又认真地安抚、教导当地人民[4]

武丁除了镇压叛乱,还扩大了商朝的疆土。武丁先后讨伐了土方、贡方、基方、苟方、人方、鬼方[5]等游牧民族,总共征服了81个敌国和叛乱不朝的方国。武丁又派小臣毕率领众多罪犯到这些新的领土上开垦荒地,大大发展了商朝的经济。衰落的商朝重新振兴,史称武丁中兴武丁盛世

甲骨文中有70%都写成于武丁时期,殷墟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牲都集中在武丁时期,这时开始出现铜、锡、铅三元合金,琢玉工艺也得到很大发展。

 

 

 

 

 

 

 

 

 

 

 

 

 

 

 

 

 

 

 

 

 

 

 

 

 

 

西周

西周(约前1046-771年),指中国历史上平王东迁之前的周朝。周朝是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国姓为姬。原居于渭水流域。其后为逃避戎狄而迁居岐山下的周原,并于此地发展农业,建筑城郭,设立官制。都丰镐(宗周)(今陕西西安),等到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后来这里由秦人夺回),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史称平王东迁。

 

人物

 

太公望

 

太公望[3],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军师,史册记载名字有姜尚、姜望、姜牙、姜子牙、吕尚、吕望、吕涓、吕牙,别称有姜太公、吕太公、齐太公、太公、太公望、尚父、师尚父[4],庙号文祖甲齐公,又被追封为武成王、昭烈武成王。太公望辅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于齐国,是姜齐的始祖,也因其战功,被后代视为武圣、兵家之圣,唐初起设置武成王庙,主祀吕尚,仪典与文庙相同。

 

姬发

 

周武王(前10761043年),姬姓,名发,谥武,又名为珷帝日丁[1]。西周创建者,第一代天子,青铜器铭文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夏商周断代工程断代其在位时间为前1046年至前1043年,《剑桥中国史》推测其在位时间约为前1049年至前1043年。传统上,周武王同尧、舜、禹、汤和周文王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先秦明君。周武王灭商伐纣后,商遗民的势力仍然强大,东面又散居着多个部落,地处西方的周难以直接控制他们,于是实行封建制度。

攻克殷商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便驾崩[7]。按照武王受命伐殷在(文王)十一年,周成王十三岁继位(1043年),武王生周成王应该在20岁左右,故武王生年当在前1076年,英年34岁。

 

亶父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部落,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部落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到旗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于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人们分别居住,并设置五官,各司其责。人民安居乐业,都歌颂周太王的功德。[2]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专爱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褒姒

 

在《史记》的记载中,褒姒的出身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夏朝衰弱的时候,褒人的神灵化身为两条龙,在夏王大庭交媾。对此深感恐惧的夏王占卜神灵的结果,是莫吉。夏王又占卜神灵,能否把龙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收藏,结果是。于是,夏王命人把龙漦藏在椟匣里,好好保护起来。自夏历商至周三代,都没人敢动它。

到了周厉王统治末期,周厉王打开了椟匣,想观看一下。结果不小心,把龙漦洒流于王庭,还无法清除。周厉王决定用巫术除去。周厉王命宫女裸身跳舞,迫使龙精化为玄鼋。后来,这只黑色的大鳖爬到王府里去了,恰巧被一个才六、七岁的童妾碰上,结果宫女怀孕八年。在周宣王年间,这位十五岁的宫女生下一个女儿,就是褒姒,宫女认为这个女婴不祥,而感到害怕,之后宫女便狠心将女儿抛弃,之后周宣王派人去找这个女婴,却找不到了。

女婴被扔弃后,被一对以卖桑弓弧、箕箭服为生的夫妇发现。这对夫妇便将其抱养。但在宣王时期,民间留传着一个童谣:月将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宣王听了认为不祥,而且发现这对夫妇正在卖桑弓弧、箕箭服,便派兵去捕杀他们,于是夫妇俩便逃到褒国。

《东周列国志》中提到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进谏被逐,大夫褒珦进谏被抓,褒珦之子洪德进献褒姒赎罪。[1]

后来褒姒被褒国人抚养,褒姒长大后,姿色美艳,褒人将她精心打扮,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褒姒入宫。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

 

周幽王

 

幽王二年(前780年),关中发生大地震,地震天灾令到国基不稳,太史伯阳甫认为是周朝灭亡的征兆。

幽王三年,美女褒姒入宫,得到幽王宠爱,不久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伯服。于是幽王废其正室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试用许多方法,但不成功,最后用烽火戏诸侯,举烽火将诸侯军队引来,却没有敌军,自己则与褒姒观看他们被愚弄之可笑,褒姒终于笑起来,使幽王喜悦。此后,屡次举烽火,但从此失去诸侯对他的信任,不再理会他举烽火(但此记载真伪存疑)。此外,幽王又任用佞臣虢石父为卿,但国人埋怨。此人善于阿谀奉承,又相当势利。再加上他废申后与太子的事,让申后的父亲申侯很愤怒。

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串连缯国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此时幽王再举烽火求救,已经没有诸侯愿意来救他了。最后幽王在骊山下被杀,褒姒被犬戎俘虏,犬戎尽取周赂而去,西周灭亡[1]。另有一说是周幽王废除原太子宜臼,废太子宜臼逃到申国,周幽王派兵攻打申国要求交出废太子,申国拒绝并和周幽王交战,结果幽王战死[2]

 

 

 

 

 

 

春秋战国

 

东周京都于前770年自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迁至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传25王,前后51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周幽王死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1][2]。他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的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地位渐失,亦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战国时代”[3]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被指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战国时代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4]。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5]

周定王元年(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欲观九鼎。定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人遂去[6]

周赧王时,东周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国[7]。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8]。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9]。至赧王六十年(前256年),西周国为秦所灭,赧王死[10],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11]

 

人物

楚庄王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称霸中原,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飞冲天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勾践

 

勾践生平不详。前496年,其父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后称王。他在檇李之战击败吴国进攻,吴王阖闾负伤而死。前494年,他听说吴王夫差要为父报仇,于是率先攻打吴国,吴军反攻,在夫椒之战击败越军。勾践率领五千人被困于会稽山,采纳文种、范蠡之计,向吴国求和,愿为臣属,举越国珍宝献上。夫差同意后,勾践向越国臣民下诏罪己,然后带着妻儿去吴国给夫差作奴仆,亲尝苦胆,最终骗得夫差的信任,3年后获释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发誓复仇灭吴,卧薪尝胆[5],休养生息,夫妻亲耕亲织,发展生产。重用计然、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货殖列传》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说:修之3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一年,越国向吴国进贡蒸熟的种子,使第二年吴国大饥,削弱了吴国的国力。

 

管仲

 

管仲(前725年?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以字行,谥敬,通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与乐毅齐名,周穆王的后代[2]。管仲虽然仅是齐国下卿[3],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任内大兴改革,重视商业。[4]《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载有他的生活传记,《论语》中也有几处关于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论》也对管仲做出了分析和批判。

 

老子

 

老子(前571471年),李氏,一说姓老,一说姓利,名耳或贞,字聃。一称老聃,一字伯阳。世人尊称为老子”[1],生于东周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今河南省鹿邑县[2]),师从商容[3],于东周春秋时周朝守藏室[2]任柱下史[3]。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其著作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经》,为道家和道教的经典

 

孔子

 

孔丘(前551928[1][1]—479411[2]),子姓,孔氏,名丘[2],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祖先为宋国贵族,即殷商遗族后代,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十四年,最终鲁哀公将其迎回鲁国,赐封国老,称尼父。孔子随后开始编修《春秋》一书,是以无天子之名而行天子之事,号称素王”[3]。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兼主要代表人物,在儒家四大圣人之中被奉为至圣,其地位为儒家圣贤之中最高者。[3][4][5][6]倡导仁义礼智信,以其言为主的言论汇编《论语》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其思想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人分布圈等地区皆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逝世后,后人尊称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并建孔庙以祭祀。

 

墨子

 

墨子曾学习儒术,因不满之繁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般(鲁班)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

《墨子·非儒篇》主要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礼义思想。墨子反对儒家婚丧之礼,实则是反对亲有差。又指责儒家的礼乐与政事、生产皆无益,又通过晏婴等之口,讽刺孔子与君与民都是口头上讲仁义,实际上鼓励叛乱,惑乱人民[1]。墨子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2],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3]

 

鬼谷子

 

鬼谷子(??),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弟子有苏秦、张仪等人。魏晋时人视为隐士、道士,隐于鬼谷[1]。后世对鬼谷子增添更多传说,视他为神仙[2],又懂得兵法、仙术、数术,是通晓多门技艺的博学者。

本只称鬼谷子或鬼谷先生,鬼谷或是隐居地名取而为号,又或者就是他的姓氏名。最早说鬼谷子姓氏为者是杜光庭[3],在《仙传拾遗》称鬼谷子姓王名誗,王誗之名后来讹衍作王诩、王禅、王利等,又有道号名为玄微子[4]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子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因韩非就学于儒家的荀子,又推究老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更是一部对各个法家流派集其大成的旷世钜作。

 

孙武

 

孙武(前545470年或前496年)妫姓,孙氏,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陈胡公的直系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圣,山东、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兵圣庙。其族人为乐安孙氏始祖,次子孙明为富春孙氏始祖。

 

 

白起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未尝一败,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千字文》将白起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名将。

 

 

秦朝(前2219102071117[1]),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帝国。秦朝皇室为嬴姓赵氏,所以史书又称嬴秦[3]。秦朝源自周朝诸侯国秦国。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受爵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建立秦国,号称秦嬴。前770年,秦襄公在东周周平王东迁时有功,受封于关中平原,成为一方诸侯。战国时期,秦国根据礼记总结的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陆续攻灭其他六个主要诸侯国,一统中原,史称秦朝[4]

 

人物

李斯

 

李斯(前284208年)[2],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方)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曾任秦朝左丞相,司马迁著《史记》,将李斯和赵高并写于《李斯列传》。或说字通古[1]。早年为上蔡郡的小吏,负责掌管文书,后和韩非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来都成为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李斯学成后进入秦国,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文信侯很赏识李斯,任他做郎官。后劝说秦王政攻灭东方六国是势之所在,须把握时机而为之,及后被任命为长史。秦王政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钱到山东六国去游说,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命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一位姓郑名国之水利工程师以修筑渠道为名,其实是为韩国来到秦国做间谍,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至廷尉。在秦灭六国之战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蒙恬

 

蒙恬tián(约前250210年),中国秦朝将领、书法家,祖居齐国,官至内史,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秦始皇驾崩后,因为支持公子扶苏,被赵高设计谋害。

 

嬴政

 

秦始皇(前259218210711[1]),嬴姓,赵氏,名政,时称赵政(或称赵正),史书多作秦王政或始皇帝。 祖籍嬴城(今山东济南市莱芜区)[2][3][4][5],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是秦庄襄王及赵姬之子[4],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出土《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中称其为赵正。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引述《世本》称其为赵政[4][6]。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7],后世通称嬴政,亦被某些文学作品称为祖龙”[5]。他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十三岁即位,先后铲除嫪毐与吕不韦,并重用李斯、尉缭,三十九岁时灭亡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五十岁出巡时驾崩[8],在位三十七年。

 

商鞅

 

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军收复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部分失地。但商鞅在变法改革过程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打击旧贵族,招致极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旧贵族势力的报复,最终兵败战死,尸首遭五马分尸。

 

荆轲

 

荆轲(?227年),战国末期卫国人,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政,失败被杀。荆轲其人典故被收录在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之中,图穷匕见的典故即来自此。

 

项羽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七岁后随叔父项梁迁吴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被楚后怀王封为鲁公。前207年钜鹿之战中,项羽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四十万,决定秦朝覆亡之势,秦朝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自降为秦王,不再称皇帝。项羽起兵三年,即率领山东六国诸侯灭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仅二十五岁。

206年,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项羽虽然彭城之战(今江苏徐州)大破刘邦,但项羽因分封矛盾引起各路诸侯纷纷反叛,且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指挥诸侯六十万联军所败,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而死。

项羽被誉为中国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4],史学家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5][6],且在霸王一词通常专指项羽[7]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228[1]—9110日、23—2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与东汉合称两汉。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权,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后都长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东汉时期都城洛阳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东汉时的都城洛阳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2]。而西汉在东汉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1][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亦将西汉称呼为先汉”[3]

 

人物

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或前24719561[2]),本名季,生于战国时代沛丰邑中阳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丰县)[3],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亡后的天下,至此称帝建立汉朝,进入西汉时期。

 

萧何

 

萧何,沛县人。在沛县时,萧何为主吏,刘邦曾担任亭长,为其下属。萧何与刘邦、曹参、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县中多有好名声,刘、樊二人之地位相当于地痞,在乡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1]。刘邦任亭长时,常犯错,萧何皆袒护刘邦为其掩过,刘邦也很感激,与萧何关系良好。[2][3]萧何在沛县为县令所倚重的主要官僚,但萧何曾经拒绝来自秦朝中央提出的仕宦机会。当时秦国御史来到沛县察看各郡国事务实行情形,并召唤沛县各个从事事务的人问话。萧何头头是道,上论泗水周边情势,而以各项历史典故作终,为秦国御史评为第一。秦国御史想要征召萧何进入秦国朝中侍宦,萧何坚拒,因此仍留在沛县继续主吏的工作。[4]

 

韩信

 

韩信平民出身,家庭贫困,早年寄人篱下,曾受过胯下之辱。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投靠项梁叔侄,后来又投靠刘邦,但都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刘邦入汉中时,韩信逃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并引荐给刘邦,刘邦才拜他为大将,与项羽争夺天下。在汉元年(前206年),韩信领兵平定了三秦地区。在楚汉之战中,韩信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横扫了魏、赵、代、燕、齐等诸国,并多次支援刘邦。他在蒲坂之战中声东击西,拿下了魏国的都城安邑;在井陉之战中背水一战,大破了赵军;在潍水之战中水淹齐楚联军,斩杀了楚将龙且;在垓下之战中摆下十面埋伏,并采取攻心之计,用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士气。在高帝五年(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走投无路,最终自刎于乌江。因其功劳卓著,韩信被封为楚王。但在高祖六年(前201年)开始剪除异姓王的时候,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由于与高祖论将兵时再次引起了刘邦的不满,韩信又一次遭到了贬斥。最终,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因被人告发参与陈豨谋反,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于长乐宫,并连同家人被诛三族。[2]

韩信是谋略家、战术家、统帅和谋战派军事理论家,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3]。韩信为西汉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王侯将相一人全任,惟功高震主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开始消灭异姓王,于是借故贬韩信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以谋反之名处死于长乐宫钟室,并且被夷三族。

 

张良

 

张良(前250年或以前186年),字子房,封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今河南省禹州市张得镇)人,韩国被秦朝灭亡后,曾暗杀秦始皇失败,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吕雉

 

吕雉[1][2](前241180818日),字娥姁[3][4],汉高祖刘邦皇后。通称吕后[5][6],或称汉高后、吕太后、高皇后[7]。东汉时光武帝追尊薄太后为高皇后,追废吕后为高后[8],山东单父(今单县)人,为汉高祖刘邦任亭长时所娶元配妻子[9]。(前202年-前195年),一直追随刘邦征战,被封为汉王王后,直到刘邦以汉王身份即皇帝位后,尊为皇后[10]。惠帝即位,尊为太后(前195180年),惠帝死后,虽为少帝祖母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在世的皇祖母,但不称太皇太后,仍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控朝政达八年[11],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正式记载姓名皇后、皇太后。

 

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329日),中国汉朝(西汉)第七位皇帝,为中国历史中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于7岁时被册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达53345天。其正式谥号为孝武皇帝,后世省略字称汉武帝。其为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长的中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三长的皇帝,也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武帝即位初期,适逢国家休生养息了70年,商业贸易达臻鼎盛,接着因对外征战,疆域大幅增加,但也导致民生凋零、经济衰败。晚年武帝改变政策决定再次休养生息,故而使汉朝国力获得保留,后世尊称他为汉武大帝,并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楷模之一。

 

卫青

 

卫青(?106年),本姓郑,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是汉匈战争早期击溃匈奴的重要功臣,官至大将军,加官大司马,封长平侯,食禄万户。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同母异父弟弟、太子刘据和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也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的姨甥,卫青的外甥,霍光之兄,西汉汉武帝时代对抗匈奴的名将。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

 

 

 

 

 

东汉

东汉(25—220年)是汉朝的后半部分,与西汉合称两汉。东汉首位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末代皇帝则是汉献帝刘协。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雒阳,故而得名[1]。同时东汉又称后汉[2]和中汉[3]。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刘秀

 

刘秀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景皇帝刘启的七世孙,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出身于南阳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国家动荡,各地寇盗蜂起。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其兄长刘���在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起兵。25年,在古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国号为,史称东汉。此后,刘秀逐步扫平各方势力,最终统一中国。刘秀在位三十二年,社会逐渐从新朝末年的动荡中恢复,故称光武中兴。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逝世于雒阳。

 

张衡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南)人[1],东汉士大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及文学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书。张衡一生成就不凡,曾制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发明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和指南车、发现日食及月食的原因、绘制记录2,500颗星体的星图、计算圆周率准确至小数点后一个位、解释和确立浑天说的宇宙论;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二京赋》及《归田赋》等辞赋著作,拓展了汉赋的文体与题材,被列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开创了七言古诗的诗歌体裁,对中华文化有巨大贡献。

 

邓禹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政治人物。他最早以帝王功业勉励汉光武帝,向光武帝进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被认为有定策之功,光武帝恃之为萧何。邓禹参与了东汉统一战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1],又推举了吴汉、贾复、寇恂等人,为汉光武帝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天下平定后,他与贾复两人率先配合刘秀偃干戈,修文德的政策,一同削减军队,推行儒学,为在退功臣而进文吏的局面下仍然能够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的三位列侯之一。

 

班超

 

班超出生在文仕家庭,他是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三班其中一班有时还不认为是指班超,而是被认为是指身为历史学家的其妹班昭。但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文学成就: 班超选择投笔从戎,投身于稳固汉朝边疆的事业中,成为东汉名将,封定远侯。

 

张仲景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3]。但除此之外,人们对他所知不多。张仲景在《后汉书》中无传,最初提及此人的是西晋皇甫谧的著作[4],张仲景事迹又见于《宋校伤寒论序》。《宋校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但《名医录》此书在宋代之后就已失传[5]。据此,他为南阳人,师事张伯祖,曾经出任过长沙太守,因此被后世称为张长沙。但关于仲景任长沙太守之事是否属实,后世尚有争议,因为《名医录》为唐人著作,南北朝人的著作都未提及此事,考诸史书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清孙鼎宜认为,张机应为张羡[6]之误,章太炎反对此说[7]

 

蔡伦

 

蔡伦(63—121年),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东汉宦官。蔡伦改良了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被汉和帝封为龙亭侯。

 

 

 

 

 

 

 

 

 

 

三国

东汉末年,汉廷因黄巾之乱、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汉灵帝时期,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爆发黄巾之乱[7]:1。为镇压黄巾,一方面放权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纵容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对抗黄巾[7]:1。董卓乱政并与关东诸势力对抗后迁都长安,使得朝廷威信丧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据混战。其中曹操拥护逃回洛阳的汉献帝,迁都许昌。他击败多股势力,最后在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北方最大势力袁绍,大致掌控中国北方。曹操以优势兵力南征荆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而称帝,国号,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也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史称蜀汉。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积极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孙权获得整个荆州南部。刘备病死后,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迟至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史称孙吴[10]:6-21。此后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曹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地被司马氏掌控。237年公孙渊反叛曹魏,于辽东一度建国,国号,但昙花一现,在238年魏灭燕之战中灭亡。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代魏,出兵伐蜀,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接受魏元帝禅让而称帝,国号为,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最后于280年发起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10]:22-27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陈寿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点书籍。而罗贯中结合历史、民间故事,撰写的《三国演义》章回小说,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11]:391

 

人物

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161—223610日),字玄德,东汉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亦称蜀先主,是三国时代蜀汉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年。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卢植为师学习。东汉末年起兵参与镇压黄巾军。后颠沛流离,多次转投他人门下,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开始在众多军阀中崭露头角。208年,刘备遣诸葛亮向南与孙权联合,促成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操。战后占领荆州之地,实力逐渐雄厚。后得张松献图,进军益州成功,并北上夺取汉中,呈现三足鼎立之势。219年自立为汉中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建元章武,史称蜀汉,占有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然而此前吕蒙袭取荆州、诛杀关羽,使其称帝后兴兵孙吴,但大败而归,损耗大量国力。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葬于惠陵,其子刘禅即位。[2]刘备虽为汉景帝后代,但世系久远,实由布衣起步而终得一方天下[3]:2

 

曹操

 

曹操(155—220315日),曹嵩之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2]:1。东汉末年著名的权臣、外戚、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东汉末年主要群雄之一,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其子曹丕建立曹魏,追尊其庙号为太祖,追谥武皇帝。

早年与袁绍相处甚厚,袁绍与何进欲尽诛阉宦,引董卓入京。后董卓祸乱朝野,授予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与曹操共事。曹操更名改姓,东归陈留,聚义兵随多路诸侯一同讨伐董卓。后联盟破碎,曹操自行发展,实力逐渐积累。后董卓服诛,操讨陶谦,征张绣,灭吕布,败袁术,在中原成功立足。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颇为强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击破袁绍大军,并持续向北,克灭袁尚、袁谭,北击乌桓一统北方,实力雄厚,睥睨天下。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发兵南征,刘琮束手,收服荆州。于是曹操决定继续南下,发兵二十余万[3],自称八十余万[4],意欲统一南方。然而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元气大伤。建安十六年(211年),在渭南之战击破关中联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5]。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庚子,曹操薨于洛阳[6],终年六十六岁[2]:1

 

孙权

 

吴大帝孙权(18275—252521日),字仲谋,孙吴开创者孙坚次子、奠基者孙策之弟,出生且童年成长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北郊)[1][2],下邳人[3]。东汉末三国时期吴的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同时是孙吴开国皇帝,六朝开拓者之首。在位23年,享年70岁,安葬于蒋陵(今南京市玄武区),谥号为大皇帝,庙号太祖。亦有一称作大皇[4]。三国志、资治通鉴记述吴的部分群臣及蜀汉的外交使者等对其称呼为将军或至尊,而三国志引注的《吴书》、《吴录》、《吴历》、《江表传》、《汉晋春秋》、《献帝春秋》则记述吴的群臣皆称呼其为将军。

孙权担任家督弱冠继承江南政权以来,对外招纳人才培养部下、怀柔策略笼络不服从孙家的江南豪族,以白手兴家之势统合内部对抗外压,巩固孙家政权在江南的地位。另一方面平定扬越叛乱藉以进行强兵吸收老幼弱者补户政策,同时创造让山越民接触汉文化的机会。诸侯时期的孙权不属于任何一方,也没有所谓的兴汉灭汉的政治口号,故此可以根据时势局势发展,判断哪一方有利用价值,并进行联合的自由外交战略获取自己的利益。作为开创基业的帝王,孙权以出色的政治智慧及战略判断,深谙纵横捭阖,最终缔造一方霸业。赤壁之战后加强控制江东,并将江东六郡扩展到扬、荆、交三州,积极开发南方的荒芜之地,稳健控制中国东南。

 

诸葛亮

 

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2]:2902。与庞统齐名。刘备三顾茅庐始见之,为刘备画据荆益、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之策,辅佐刘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2]:2902。草庐对及后为蜀汉基本国策。不久诸葛亮使江东,与鲁肃说服孙权,成就赤壁之战。关羽攻打襄樊,威震华夏;后曹操与孙权暗地勾结,孙权偷袭荆州并将关羽斩首,孙刘反目,诸葛亮调整国策。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以诸葛亮为丞相[2]:2902。刘备伐吴战败,命诸葛亮留守成都。刘备死,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2]:2902

诸葛亮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2]:2902。诸葛亮改善经济,休养生息,打压益州豪族,平定南中叛乱,控制南中。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2]:2902。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卒于五丈原军中,年五十四,谥为忠武[2]:2902。《三国志·蜀志》有传[2]:2902。后世景仰诸葛亮才能品格,常尊其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2]:290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忠臣与智者。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2]:2902。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将诸葛亮称为三绝中的智绝[3]

 

司马懿

 

司马懿家族数代为官,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有八子,因儿子们的表字中都有一个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出生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司马懿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当时正是东汉末年乱世,司马懿常慨然有忧天下心。素以知人善任著称的南阳太守杨俊曾见过少年司马懿,他说司马懿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关节炎风痹,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犹豫,就收押。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公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魏略》记载召辟过程有所不同。说是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借口病到拄拐杖的地步无法去见曹洪。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3]

《晋书》记载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而得以无事。

司马懿先后担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和丞相主簿,并跟随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见刘备刚刚夺取益州,脚跟未稳,劝曹操接着攻打刘备,曹操不听。曹操班师后司马懿跟随曹操参加第三次濡须口之战[4]

 

关羽

 

关羽(?年—2201月或2[1]),字云长cháng,本字长cháng生,司隶河东解xiè良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2],汉末三国时刘备的主要亲信、生死之交和著名将领,同时与张飞也是生死之交。二人并称万人敌”[4]。曾投降曹操,建安五年(200年)因功受封汉寿亭侯,但又重新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刘备助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一年后,曹仁退走。后来刘备领军入益州,遣关羽总督荆州。《三国演义》称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俘于禁,斩庞德,震动中原。曹操一度想迁许都以避其锐。后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枭首送至曹操处。关羽的死也成为夷陵之战的导火索。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miù侯。

 

董卓

 

董卓(2世纪—192522日),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与羌的战争中崛起的汉军将领。董卓长期参与汉羌战争,先后跟过张奂、段颎两位汉军高级将领。董卓于汉灵帝时代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军衔至中郎将。受汉大将军何进调令进军东汉首都洛阳以胁迫十常侍,在十常侍与何进火拼并同时死亡的情况下利用手中军队独霸汉廷。之后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并自封为东汉太尉、相国,引致董卓讨伐战。后来联军发生内哄,转而成为各军阀互相争战的情况。董卓本人则被王允、吕布设计诛杀,死后部下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占据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东汉末年以至三国时代。

 

袁绍

 

袁绍(?—2026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为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曾带兵进宫诛杀十常侍,后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讨伐董卓。在易京之战击败公孙瓒后,其势力达到巅峰;极盛时期据有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等河朔四州,官至大将军,使其一度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诸侯。但在官渡之战惨败给曹操而受到重挫,接着在仓亭之战再败给曹军,不久后就病逝。

 

吕布

 

吕布(不晚于161[1]—19927[2]),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人,东汉末年武将与军阀,被封为温侯。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而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建安三年十二月(1992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处死。

 

 

 

 

 

 

 

 

 

 

西晋

 

西晋(26624日-3161211日),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时期曹魏之后的王朝,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自晋武帝司马炎于2662月(乙酉年十二月)改元泰始开始,到316年晋愍帝被俘为止,西晋皇朝共历三世四帝,时间共51年。西晋皇城洛阳于永嘉之乱期间陷落后,西晋的第四任皇帝晋愍帝被迫迁都到长安。西晋是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实现短暂统一的王朝,也被批评是最弱、最乱的大一统皇朝。由于魏晋以来世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位远超帝王(如司马氏篡夺曹魏王朝),长期以来都令中国处于分裂局面。晋武帝时实行占田制、荫客制,更是加剧世族的权力扩张[1]。当晋武帝死后,西晋陷入混乱,皇族失势,贾皇后更操控了即位的惠帝,假传圣旨,引起诸侯王不满,发生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衰败,让外族有机可乘而引起五胡乱华,西晋皇朝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让中国又再一次分裂。

 

人物

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5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孙,司马师侄子,司马昭长子,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在位二十五年。

司马炎出生于236年,为司马昭长子(母亲王元姬是经学家王肃女儿),曾出任中抚军等要职。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试图从司马氏手中夺回权力失败,兵败被杀,丞相司马昭派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迎立常道乡公曹璜为新皇帝。

司马昭曾想为他求娶阮籍女,但阮籍连续醉酒六十多天,司马昭找不到提出求亲的机会,只得作罢。

司马昭次子司马攸是司马师的过继养子,司马昭曾因认为自己的权位来自于司马师,有意让司马攸继承晋王位,以报答司马师,但因重臣反对,只好于咸熙二年(265年)五月立司马炎为世子。同年八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

 

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现四川省南充市)人,蜀汉至西晋时期的历史学者。年轻时好学,曾师事于同郡的谯周,在蜀汉曾任观阁令史,屡被谴黜。蜀汉亡国后则仕于西晋,当时晋国司空张华爱其才,便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补阳平令。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夏侯湛也著有《魏书》,见陈寿所作的《三国志》的魏书部分,便销毁自己的著作。

 

傅玄

 

傅玄少时孤贫,曾逃难于河南,博学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知晓钟的音律。个性刚劲亮直,对于别人的短处不能宽容。曹魏时,参撰《魏书》,亦曾参安东、卫军军事,转温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后所居称职,数上书陈便宜,多所匡正。被封鹑觚男。司马炎在晋王时期,以傅玄为散骑常侍。

等到司马炎受禅成为晋朝开国皇帝后,傅玄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傅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向君上谏言的职位。入晋后,历任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曾上疏议改屯田二八分制。

能做诗,善用比、兴,以乐府诗见长,代表作品有《秦女休行》、《秋胡行》、《九曲歌》。著有《傅子》一百四十卷,已散佚,今存辑本,[1]另有《傅玄集》十五卷,已佚。[2]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石崇

 

傅玄少时孤贫,曾逃难于河南,博学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知晓钟的音律。个性刚劲亮直,对于别人的短处不能宽容。曹魏时,参撰《魏书》,亦曾参安东、卫军军事,转温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后所居称职,数上书陈便宜,多所匡正。被封鹑觚男。司马炎在晋王时期,以傅玄为散骑常侍。

等到司马炎受禅成为晋朝开国皇帝后,傅玄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傅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向君上谏言的职位。入晋后,历任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曾上疏议改屯田二八分制。

能做诗,善用比、兴,以乐府诗见长,代表作品有《秦女休行》、《秋胡行》、《九曲歌》。著有《傅子》一百四十卷,已散佚,今存辑本,[1]另有《傅玄集》十五卷,已佚。[2]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阮籍

 

父亲阮瑀,为曹操文吏,多出章表[1],位列建安七子之一[2]。阮籍年幼丧父,家贫勤学,少年即通诗书。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后任从事中郎、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官。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阮籍本有辅佐天子,济世安民之大志[3],但苦于时运,在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执政下任官,动辄饮酒佯狂。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求娶阮籍的女儿,阮籍连续醉酒六十多日,司马昭找不到提出求亲的机会,只得作罢。阮籍最终得以年寿终。曾登广武而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4]

阮籍的思想可以分为两阶段。早年阮籍信奉儒家思想[5],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6]甚至有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7]的诗句,表达对于庄子想法的不认同。[5]可是后来阮籍观察到当时的政治现实的残酷之后,逐渐接受老庄的思想,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文章,批判儒学的想法。因为在那个政治险恶的年代,即使有济世思想,作为文人也会在政治上不得意。面对同时代文人被诛杀的命运,导致对于现实的希望破灭,自然会趋于消极的避世思想。[8]阮籍这些充满老庄思想的文章,对当时的玄学潮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嵇康

 

嵇康(223—263年)[a],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后世又称嵇中散。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并称嵇阮,同为魏末文学界与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激烈抨击世俗规范,主张顺应自然法则,保全人的天性,积极推广服食养生理论,在当时极具有非常高的声望及号召力。后因卷入朋友吕安的诉讼而入狱[1],权臣司马昭忌惮他的言论影响力会威胁司马氏政权,在锺会的建议下将其处死。

 

 

 

 

 

 

 

 

 

东晋

 

东晋(31746日-420710日),中国朝代,乃西晋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北方游牧民族发动战争,晋怀帝与晋愍帝先后被俘杀,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与先前三国时期的东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此外,东晋又仿蜀汉称东汉为中汉,称西晋为中朝[1][2];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2][3]。因江东被晋人视为东方[4][5],因而司马睿之后的晋朝被刘宋称作东晋[6]。同时北方有多个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并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人物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说名陶潜,字元亮,友人私谥靖节先生,寻阳郡柴桑县人[1]:165,中国东晋至南朝宋时期士大夫与诗人。陶渊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东晋初年权倾一时,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已家道中落。陶渊明早年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但每次任期都不长;后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黑暗,繁文缛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决心归隐,躬耕维生。陶诗风格平和淡远,浑然天成,语言平易流畅,较少雕饰造作,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陶诗往往以隐逸生活和人生苦短为主题,善于歌咏田园生活,所写田园风景闲静和穆,超尘脱俗,几乎“篇篇有酒”。散文方面,代表作有自传《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辞赋方面,最著名的有抒发田园生活之乐的《归去来兮辞》。思想上陶渊明服膺儒术,外儒而内道,坚守儒家伦理,又受道家爱好自由,顺从自然的想法影响。处世上陶渊明达观孤高,形象高洁脱俗,以隐逸诗人见称。陶渊明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历来许多诗人如白居易、苏轼都曾仿效及奉和陶诗,《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则往往成为后世画家绘画的题材。陶渊明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有“田园诗人之祖”的美誉。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郡临沂(今属山东),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为王导之侄,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人称书圣,与书法家锺繇合称为“锺王”。其书法师承卫夫人(卫夫人则师承锺繇)[1],又因其家族属于正一道世家,故亦曾受录为道士,颇受正一符箓影响。

 

谢安

 

谢安(320年—38582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东山,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世称谢东山、谢安石、谢相、谢公[1]

 

顾恺之

 

出生年份没有记载。约364年在南京为瓦官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

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摹拓妙法)》和《画云台山记》(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抄录以传),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其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三大家”。[2]

 

王导

 

王导(276年—33997日),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东晋初年权臣,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他与堂兄王敦及其家族随晋元帝南渡,并积极联结南方士族以支持晋室,又团结北来侨姓氏族,让晋元帝得以在南方立足并在西晋亡后建立东晋。后王敦发起叛乱,但王导仍然支持晋室,及至乱事平定后身居高位,续获明帝、成帝以及朝中大臣倚重。

 

 

 

 

 

 

 

 

 

 

 

隋朝(58134日-619523日)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3]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废隋恭帝[2][b]杨侗为止,国祚仅38[4]。杨坚属于北周的关陇集团,于北周宣帝继位后逐渐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静帝即位后,身为皇太后之父的杨坚控制朝政,先后平定尉迟迥、司马消难等反杨叛军。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5]。依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北周的德之后为德,因此隋朝以火为德运并选取与火德对应的红色为正色。[6]隋文帝于587年废除后梁,于589年隋灭陈之战攻灭陈朝,俘虏陈后主。隔年9月,控制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归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统,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国家[7][8]

 

人物

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721—604813日),因父亲杨忠被西魏恭帝赐鲜卑姓,又名普六茹坚[1],小字那罗延(梵语:नारायण/nārāyaṇa[a],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58134日-604713日在位,在位24年。[2]

杨坚掌权之后,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3]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中国。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618411日),又名英,小字阿���[1][2],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唐高祖的表弟,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谥杨广为炀帝[3];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4][5];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6]炀帝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兼任并州[7]主管。

隋炀帝于604721日由杨素协助登基,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他好大喜功及经常南征北伐,据研究仅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万民力修建大运河(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长城和洛阳城。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引发民众乃至贵族大规模的起义——隋末民变,更于大业八年(612年)征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不包括后勤100多万民力),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618年杨广在江都被叛军杀死。[8]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9])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代取代。其他功绩如讨伐吐谷浑(隋炀帝609年攻灭吐谷浑,但到了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复国[10]),讨占城(隋炀帝605年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此战隋军死者什四、五,指挥官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11]),讨高句丽(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则对后世影响较小。[12]

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了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李密

 

李密(582—6191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隋末起义军领袖。为人好学,曾把书挂在牛角上,骑着牛读书,人称牛角挂书,早年为杨玄感的幕僚与好友,玄感败死,加入瓦岗军继续起义,一度势力极大,曾一度与唐王李渊结义。后因被王世充偷袭,归降李渊,因怀疑李渊即将加害自己而逃遁,被唐将盛彦师所杀。

 

王世充

 

王世充的祖先原为西域胡人,祖父支颓褥迁居新丰县(今陕西临潼东北),支颓褥早死,他的妻子年轻守寡,与出自京兆王氏的仪同王粲不合礼法的婚配,生下儿子王琼,王粲于是将支颓褥的妻子纳为妾,支颓褥的儿子支收随母亲嫁到王家,王粲喜爱支收,支收因此改姓王,后来王收官至怀、汴二州长史。

王世充虬髪豺声,沉猜多诡诈,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隋开皇年间,因军功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官至江都宫监,因为能力出众,为隋炀帝杨广所信任。大业九年(613年)参与平定杨玄感的叛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奠定了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经带军到雁门勤王,立下赫赫战功。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公李密攻陷洛口仓,进逼东都,隋炀帝特诏王世充发兵,于洛口抵抗李密,王世充军队战败,自系监狱请罪,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遣使赦之,征还洛阳,置营于含嘉仓城。

 

李春

 

他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大型石拱桥,横跨在赵州(河北赵县)洨河上。现今称为赵州桥(安济桥、杨岳桥)。

 

 

 

 

 

 

 

 

 

 

 

唐朝(中古汉语:dang - IPA/*d(ʱ)ɑŋ/618618日—6901016日、70533[1]907512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国祚289年,历21位皇帝(不包含武则天)。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的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的强大帝国,与隋朝合称隋唐。唐朝皇室出身关陇集团,其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2]:254。隋朝时李渊为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在隋末民变爆发后出兵入关中以争夺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在唐朝统一战争中赢得胜利,统一天下。唐朝首都主要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3][4]。随后设立北都太原与其他陪都[5]

 

人物

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47日—635625日),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陇西成纪人,于公元618626年在位,年号武德。唐朝建立前,曾官至隋朝尚书令、丞相,后自任相国,爵至唐王,最终于618年接受隋帝禅让,登基称帝并改国号为唐,唐朝自此建立。李渊是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的外甥,也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公元626年,其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其长子兼太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事后被逼迫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于不久后将皇位禅让,退居太上皇,后于贞观年间驾崩。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a]649710[b][c][d]),唐朝第二任皇帝、第一任宰相。唐高祖李渊次子,母亲太穆皇后窦氏,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共主,开创了奠定唐朝立国基础的“贞观之治”,因此成为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享负盛名的皇帝之一,亦是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明君典范之一。在灭亡东突厥汗国之后,被九姓铁勒、西域诸国国王、吐火罗叶护尊称为“天可汗”,成为首位天可汗。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晋阳起兵攻取长安后,受封秦公。唐朝建立后,封为天策上将、秦王、太尉、司徒兼尚书令,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而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文治天下,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亦称为开元之治)以及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其真迹今仅存晋祠之铭并序碑刻。6497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崩于含风殿,享年51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与原配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于昭陵

 

李白

 

李白的诗歌在唐朝已被选进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于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韦庄编选的《又玄集》和韦縠编选的《才调集》。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2]。其作品想像奇特丰富,风格雄奇浪漫,意境独特,清新俊逸;善于利用夸饰与譬喻等手法、自然优美的词句,表现出奔放的情感。诗句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赵翼称:“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武则天

 

武氏为并州文水县人,出生地为四川利州,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迁。唐高宗时复为昭仪,谋废得到唐太宗托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儿佳妇”王皇后与萧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时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当时武氏总揽大权,故众人称高宗、武氏为唐室的两个皇帝。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无力听政,66011月武氏开始临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1227日-69010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4][d]自立为武周皇帝(6901016日-705221日在位),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她退位后,其子中宗皇帝献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帝”。武氏临终前留下遗命,要求去除其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她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5][e]。武则天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为当时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例如,通过安慰与讨伐并用来稳定边疆,大力求贤选才并提拔贤能,采取促进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团结政策,通过改革政治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古代逃户问题推出的改革成为为中国古代逃户政策的重要过渡,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商业繁荣,建设农田水利,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为唐代诗歌繁荣作出卓越贡献。[6][7][8][9][10][11][12][13][14]。同时也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国字改年号,一年一号。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杰举荐的后任张柬之与禁卫军背叛,被迫还位。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同年崩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唐高宗死后从683年实际真正掌权前后22年(如从高宗辅政起计,掌权年期更长,长达46年)。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f])、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1岁),仅次于清高宗(89岁)和梁武帝(8485岁)。此外,她也是唯一当过皇太后及太上皇两职的人。但因唐朝自高宗以后的所有合法皇帝(李唐皇族)皆为武则天之直系子孙,未妨碍唐朝皇位继承,因此她以女儿身称帝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并没有受到太严厉的历史谴责。在7551216日,也是武则天逝世的50周年忌日,在其孙唐玄宗统治期间,安史之乱爆发。

 

李隆基

 

唐玄宗是一位经历、政绩与评价较为复杂矛盾的皇帝。其早年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生成长,生母窦氏因被卷入巫蛊之术案件遭武则天处死。其父唐睿宗再次登基后,于公元710年册封其为皇太子。712年,唐睿宗将皇位禅让,李隆基即位为皇帝,在此前后,其通过发动两次大型政变[2]铲除了危及李氏皇族统治的韦后和太平公主等人及其势力,重新巩固了皇室权力。在位前期,其励精图治,举贤任能,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亦称为开元之治[3]、开元之隆[4][5],此时期乃唐朝国力的最巅峰;但其在中晚年逐渐怠于国事、倒行逆施、耽于逸乐美色,大肆任用奸臣佞相,甚至听信谗言残害骨肉忠良,使得国家发展局面逐渐恶化,最终致使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爆发。其间皇室仓皇出逃,百姓生灵涂炭,唐朝国势自此急转直下,再未看涨。李隆基亦丧权下台,在孤苦忧郁中了却残生。其逝世后被葬于唐泰陵,其子唐肃宗李亨亦于不久后驾崩。

 

杨玉环

 

杨贵妃(719622日—756715日),本名杨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1],是唐玄宗宠妃。相传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杨氏最初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出家为道姑,道号太真[1],后还俗。天宝四年(745年),杨氏封为贵妃,正式成为唐玄宗妃嫔。756年安史之乱期间被认为以美貌迷惑天子,让大唐衰落,引发士兵不满,要求唐玄宗将其处死。玄宗无可奈何,最终在马嵬驿兵变事件中赐她白绫,命其自尽。

 

 

 

 

 

 

 

 

 

 

 

 

 

宋朝(中古汉语IPA读音:/suoŋH/96024—1279319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细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共经历18任皇帝的统治,国祚共历319年。宋朝是中国建立皇帝制度后,国祚最长的一个中国朝代(两汉因被新朝及更始帝时期隔断而非国祚延续最长)。因国君姓赵,为区别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因而也被称为火宋炎宋”[1]。北方政权辽和金两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2]

 

人物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日),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1][2],中国宋朝(北宋)开国皇帝,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321日)生于后唐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后汉时,赵匡胤于后汉隐帝在位期间投奔郭威,之后郭威篡汉建立后周,是为周太祖。而赵匡胤则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959年,后周世宗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执掌殿前司诸军。隔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防御。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政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建国号为,是为宋太祖,年号建隆。北宋和之后宋高宗建立的南宋国祚合计共长达319年,敝除三代,在中国古代朝代中延续时间为最长。

 

苏轼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杰出的大家。苏轼的散文为唐宋四家(韩柳欧苏)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2],又与陆游并称苏陆”[3];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余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挥写的前后《赤壁赋》。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嚼菜羹。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4]”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并在题画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5]在元祐更化时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墓在河南郏县。

 

岳飞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绍兴十年(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绍兴和议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绍兴十二年(1142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死于狱中[6]。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亦被害。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平反,并以礼改葬岳飞于西湖畔栖霞岭。

元修《宋史》记载:岳飞治军以身作则,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敌方女真人赞叹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6]。岳飞是南宋初唯一成功组织大规模进攻的统帅,他反对宋高宗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7]之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他重视民间抗金力量,继承李纲与宗泽之连结河朔之谋,主张河北抗金武装和宋官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之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著有词作《满江红·写怀》,其著作编成《岳忠武王文集》。形意拳以岳飞作为拳术始祖。

 

朱熹

 

朱熹家境贫穷但自幼聪颖,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宋理宗赐名考亭书院,故世称考亭学派,又因朱熹别号紫阳,故世称紫阳学派。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也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的科目,在中国大陆,有专家认为他确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1]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日),初名云孙,字天祥,号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在殿试中由宋理宗钦点为状元,御赐表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吉州庐陵富川(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期政治家、诗人、抗元人物和民族英雄[1]。官至右丞相,最后被封为信国公,故称文信公或文信国,官拜少保,故称文少保。

宋亡后,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愿死也不愿降,被元军俘至大都(今北京),忽必烈亲往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1月),在柴市从容就义。与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并称宋末三杰。又与谢枋得、袁继咸等人并称江右三山。明景泰七年,谥忠烈。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元朝(中古蒙古语:ᠳᠠᠢ

ᠦᠨ

ᠤᠯᠤᠰ[3],现代蒙古语:ᠶᠤᠸᠠᠨ

ᠤᠯᠤᠰ[4]12711218日-1368914[b]),汉语国号全称为大元,蒙古语国号为大元大蒙古国(中古蒙古语:ᠳᠠᠢ

ᠦᠨ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c],又称蒙元、皇元,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所建立的王朝。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大蒙古国皇帝,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取儒士刘秉忠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汉文国号为大元,改蒙古语国号大蒙古国大元大蒙古国”[11],定都于汉地大都[12](今北京市),建立元朝。自此,蒙古大汗同时也被尊为中国皇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余势力,征服整个中国,共11位皇帝,国祚97[d][14]

 

人物

关汉卿

 

元朝(中古蒙古语:ᠳᠠᠢ

ᠦᠨ

ᠤᠯᠤᠰ[3],现代蒙古语:ᠶᠤᠸᠠᠨ

ᠤᠯᠤᠰ[4]12711218日-1368914[b]),汉语国号全称为大元,蒙古语国号为大元大蒙古国(中古蒙古语:ᠳᠠᠢ

ᠦᠨ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c],又称蒙元、皇元,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所建立的王朝。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大蒙古国皇帝,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取儒士刘秉忠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汉文国号为大元,改蒙古语国号大蒙古国大元大蒙古国”[11],定都于汉地大都[12](今北京市),建立元朝。自此,蒙古大汗同时也被尊为中国皇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余势力,征服整个中国,共11位皇帝,国祚97[d][14]

 

王祯

 

王祯(1271—1333年),字伯善,元代山东东平人,农学家和活字印刷术的改进者。

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提倡种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和改良农具。大约在大德四年(1300年)著成《农书》三十七卷。[1]

将活字印刷术中的泥版活字改以木版制活字取代,让活字制造更有效率,另外设计转轮排字架,把活字依韵母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了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农书》末附撰《造活字印书法》,是最早系统地记述活字版印刷术的文献。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朝大都人。他的晚号东蓠,即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义,期望效法渊明归隐田园的志向。大约是生于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5年)左右。据录鬼簿的记载,在三十岁上下,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以后,曾任江浙省务儒学提举。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宠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到四十岁左右(元贞年间),已辞去官职,与花李郎、李时中、红字公等,合组元贞书会,此后过着酒中仙人跳风月主的浪漫生活,不再担任官职。晚年更以林间友尘外客的闲适生活为主,卒年约在元英宗至治元年以后,年寿在七十岁左右。

 

忽必烈

 

忽必烈少有大志,早年获派管理金朝故土,开始受汉文化影响,因此很早便招揽各种汉人人才,慢慢形成自己的幕僚班子金莲川幕府,这为后来的统治奠下基础,多次替蒙哥南征大理、南宋。1259年蒙哥汗于南征期间驾崩,又未指定继承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继承权,但忽必烈获得伊儿汗国首任统治者其弟旭烈兀为首的部分蒙古贵旋和汉臣的支持下,次年便自立为大蒙古国皇帝”[5],同时彷照中原习俗正式称帝和起用年号中统,并自称,成为蒙古帝国首位使用汉制的皇帝称号和首位使用年号的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其时控制了漠南草原、中原、西夏故土、吐蕃、大理故土,然而并未受到广泛承认,另一边厢阿里不哥亦被拥立,忽必烈便靠着中原物资花了四年打败阿里不哥,汗位得以巩固,但蒙古帝国从此分裂,结束了彼此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不再臣服身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3]。忽必烈在位期间奉行汉化,加强中央集权,徬效历代官制,修凿运河,并兴建大都,公元1268年以举国之力再度征宋,先围困襄阳城长达5年,期间于127112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两年后攻破襄阳城,忽必烈便挥军直捣南宋首都。127624日,元军成功攻陷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但南宋皇族和遗臣南逃,他们先后拥立了几位皇帝继续抗元。直至1288年元朝在凌霄城把南宋余部消灭。虽然此为蒙古帝国最后一次辉煌的军事成就,但颇伤元气,令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加上其晚年东征日本和讨伐越南,民生困苦,内部斗争严峻,埋下元朝衰退的伏笔。晚年的忽必烈先后丧妻和丧子,身心大受打击,意志变得消沉,开始酗酒,因此终日饱受痛风症和肥胖困扰,健康状况江河日下,最终于1294218日(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在大都驾崩,享年七十九岁。葬于起辇谷。死后由孙子铁穆耳继位,是为元成宗。

12762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1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明朝(1368123—1644425日),正式国号为大明[A],又称朱明、皇明,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古代王朝,历经12世、16位皇帝,国祚277年。[4]1368年,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后推翻元朝,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是为明太祖。建立之初,他致力集权,藉胡惟庸案、蓝玉案诛杀功臣,提高皇权,并废除宰相和中书省,分权于六部;全国置十三布政司、由布政使、按察司、都指挥使分理民政、司法、军事。[5]与此同时,明太祖还通过颁布《皇明祖训》《大明律》《御制大诰》的法令内容,建立了贯穿明朝的基本制度。

 

人物

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出生地之争由来已久,有明光说(也就是盱眙说、嘉山说)、凤阳说(也就是钟离说)、句容说、五河说、沛县说、宿州说等。后四说基本上没有证据支持,经不住推敲,明显不能成立。争议主要出现在明光和凤阳之间(均位于今安徽省东部)。[2]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因灾变,曾一度剃发出家,四处流浪,化缘为生。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并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后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新的大一统皇朝政权,国号大明

建国之后,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赋税。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3]。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未经许可自由迁徙,并极为严厉地惩治官吏的贪污腐败。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整肃显贵的势力及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4]、并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朱元璋生活俭朴、工作勤奋,在今南京的皇宫内,没有设立御花园,只有御菜园,其中种满蔬菜,使得皇宫自给自足。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洪武元年令: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覆,转达上司,旌表门闾。又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贞节牌坊),除免本家差役。洪武二十六年令:凡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授诰赦追夺,断罪离异。其有追夺为事官诰赦,具本奏缴内府,会同吏科给事中、中书舍人,于勘合低簿内,附写为事缘由,眼同烧毁。使明朝妇女守寡盛行。此外,亦创立明朝入宫妇女的生殉制度。1398年,朱元璋驾崩于南京,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即明惠宗。

 

刘伯温

 

刘基(131171—1375516日),字伯温,以字行,浙江省青田县(今文成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1],传为东汉明帝孙彭城考王刘道之后,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和宋濂、方孝儒合称明初散文三大家,亦和宋濂、高启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2]他也是中国民间三大预言的作者,三大预言分别是《烧饼歌》、《金陵塔碑文》和《救劫碑文》(又名《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031—15291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故世人称之为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中期乃至中国历史上重要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1]、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重臣、教育家、儒生、阳明学者、心理学家,也是汉字文化圈中最重要的儒家学者之一,其哲学思想对中国和东亚走势和哲学影响深远,改变了明朝往后的发展,间接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对300多年后日本的明治维新奠定思想基础,因此在儒家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谥文成。

 

于谦

 

于谦(1398513—1457216日),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大臣,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朱高煦之乱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明景帝时,于谦加少保、太子太傅。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成功复辟后,于谦被下狱,抄家弃市。成化年间获得平反。现北京、杭州西湖旁均有纪念于谦的祠堂、故居。

 

张居正

 

张居正(1525526—158279日),字叔大,号太岳,人称张江陵,湖广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人,荆州卫军籍。祖籍直隶凤阳县,万历初年的政治家、改革家,权臣,期间官至太师、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长达十年,其间成为实际最高领导人,掌握最高权力。他知人善任,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等,镇守北部边防,为改革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卓有成效。任内推行一条鞭法与考成法,改革赋税与官吏考核制度,影响深远。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112—1588117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将领。戚继光出身军户,奉命戍守浙江和福建十多年,招募士兵组成戚家军,练兵严格,军法严厉,创立新战术,注重武艺训练,多次击败倭寇,肃清闽浙的倭乱,战迹彪炳,从参将多番转迁,升任福建总兵。后来戚继光受命镇守北方边境防范蒙古,得到首辅张居正和兵部尚书谭纶的信任,担任蓟州总兵十四年,重修长城,建造塔楼加强防务,官拜左都督,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地位显赫。张居正过世后,戚继光屡次被参劾,退休回乡,晚境凄凉。

 

 

 

 

 

 

 

 

 

 

 

 

清朝(1636515日-1912212[3]),正式国号为大清(满语: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穆麟德转写:daicing gurun[3],对外使用中国(满语:ᡩ᠋ᡠ᠋ᠯᡳᠮᠪᠠᡳ

ᡤᡠᡵᡠᠨ,转写:dulimbai gurun)、中华大清国[4]、大清国、大清帝国等名称[4],又称满清[5]、皇清、岱清固伦,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代,亦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6],皇族为起源于明代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清朝共经历11位皇帝,另有4位建州女真领袖及1位后金大汗被追赠为大清皇帝,国祚276年。

 

人物

林则徐

 

林则徐(1785830—18501122[1]),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左营司巷[2](今福州市鼓楼区)人[3],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1],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先驱、诗人、学者、翻译家。1811年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曾官至一品,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林则徐知名于主张严禁进口的洋鸦片,他曾于1833年建议在国内种鸦片以抗衡洋鸦片[4]

 

 

张之洞

 

张之洞(183792—190910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直隶南皮县(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15岁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据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乾隆皇帝

 

乾隆帝是满洲镶黄旗人,为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925日)子时。登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其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超越他祖父康熙帝(61年)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其十五子颙琰,至此总共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手握大权,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成为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到他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27日)辰刻驾崩,享寿八十七岁(虚岁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以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7],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乾隆帝是清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之一,其统治时期国家延续了繁荣发展,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乾隆帝在书法、诗文等方面也有着丰富造诣。

 

康熙皇帝

 

玄烨于顺治十一年农历甲午年三月十八午时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八岁时,父亲顺治帝驾崩,幼年的玄烨继位,朝政由辅政大臣辅佐。少年时期,康熙帝在智擒权臣鳌拜后,开始亲政。其在位期间,注意缓和阶级矛盾,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农业政策,重视农耕,发展经济,改革税收,疏通漕运。同时还对三藩、明郑、噶尔丹等各地反清势力大规模用兵,对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黑龙江流域和广大东北地区的控制,实现清朝的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努力调节满族与汉、蒙、藏等族的关系,尊崇儒学,开博学鸿儒科笼络汉族士大夫;实行多伦会盟安抚蒙古各部,下令编修《理藩院则例》,确定巩固边疆的统治方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派兵入藏驱逐入侵西藏的准噶尔汗国[4]。还开海设关,发展内外贸易,重用海外传教士,学习西方近代科学[5]。此间,使中国社会出现天下初安,四海承平相对稳定的局面,为开启百余年的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夯实基础。

晚年的康熙帝沉浸于前半生的丰功伟业之中[6],开始倦于政务,标榜仁政致吏治废弛,从而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7],而废太子事件造成的夺嫡之争也对清朝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通称圣祖仁皇帝(满语:ᡧᡝᠩᡯᡠ

ᡤᠣᠰᡳᠨ

ᡥᡡᠸᠠᠩᡩ᠋ᡳ,穆麟德转写:šengdzu gosin hūwangdi),葬于清东陵中的景陵。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1]:702。生于清朝长沙府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谱名传豫,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2],晚清时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也是中国近代重要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儒生,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晚清另一重臣李鸿章有师徒关系。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1]:7021852年奉旨组办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其所创立的湘军更成为晚清的依膀,曾国藩亦因此地位大幅上升,成为汉臣之首,同时亦扩大了地方权力,其门生朋友更遍布天下,势力幅及整个官场。18608月,授曾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703。寻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1]:703,翌年开始曾国藩支持恭亲王奕䜣主持的洋务运动,大力支持地方兴办实业,提倡以平等外交方式对待洋人,从而成为慈禧太后的重臣。1871年奉旨处理天津教案,但因与洋人委服而遭到天下唾骂,甚至被讽为曾国贼,因此积劳成疾,结果于翌年3月病死南京,享年61岁,谥文正[3]。曾国藩与徒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有《曾文正公全集》[1]:703

 

李鸿章

 

李鸿章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清法战争、甲午战争及义和团运动,是清朝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1][来源可靠?]

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曾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2]。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他的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绪临朝听政,是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包括先前与慈安太后的两宫听政,掌权长达四十七年。期间发动政变两次,立王储两次,推动改革三次。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清朝皇后及妃嫔之最,不仅超过大清的开国皇后,也超越孝德、孝贞(慈安太后)二位咸丰帝正妻。作为中国最高权力的女性统治者,其四十七年的统治时期仅次于武则天。

慈禧太后死后三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隆裕太后颁布《大清皇帝退位诏书》,清朝统治结束。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110—188595日),字季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1],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著名湘军将领、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诗人。一生亲历了讨伐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然在中法战争马尾海战后,以钦差大臣之名重整湘军督办福建、台湾海疆防务期间,壮志未酬病逝于福州,享寿73岁。

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二年,转而遍读群书,留意水利、农业,钻研舆地、兵法。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一等轻车都尉,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好博客就要一起分享哦!分享海报

此处可发布评论

评论(0展开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写一下吧

展开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客

客服QQ 1913284695